近年來,在經濟持續較快增長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動下,我國物流業高速發展,物流信息化的發展也呈現了前所有未有的高 潮。各地政府積極開展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基本形成由政府主建、以發布車源貨源信息為主要功能的信息平臺。經過幾年的運行,這類平臺普遍存以下在兩個問 題:一是誠信問題,平臺上每天發布上萬條的車源和貨源信息,但真實信息不多,促成的交易量不得而知;二是運營問題,平臺自身產生的收益無法維持自身運營。 誠信和運營問題對目前物流信息平臺的擴展和作用的發揮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陜西省交通廳運輸管理局和海南省交通運輸廳共同承擔的交通運輸部建設科技項目“物流公共信息平 臺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通過對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現狀、需求、建設運營模式和誠信體系等方面進行深入調研和實驗,提出了“空中物流港”的建設運營模式, 將互聯網思維引入物流信息化領域。該項目以移動客戶端APP為主要形式,通過GIS、LBS以及SNS等多方式實現線上線下聯動,聚集司機客戶形成規模, 從而與通信運營商、保險、加油站等合作,以優惠辦理加油卡、合約機銷售、以及保險團購等方式為司機提供亟需的服務。同時,司機免費獲得高質量的服務并實現 市場推廣,從服務的提供商處獲取提成實現平臺盈利和可持續發展。自平臺2013年11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以來,返程配貨時間從3至4天縮短至2天,車輛 運營費用單次至少節省4000元,司機及企業的運輸成本將在原有基礎上降低了4%~5%。
該項目研究成果在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的建設和運營方面具有極大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在提高物流運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節能減排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推廣應用前景廣闊。